隆基绿能在行业内首开先河、举起协同创新大旗的舞台——隆基绿能创新生态协作平台正式面向全球发布。
5月24日,在第十六届(2023)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(上海)展览会(SNEC)上,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隆基绿能”)举办了以“科技引领化可能为可行”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发布会。
本次发布会期间,隆基绿能在行业内首开先河、举起协同创新大旗的舞台——隆基绿能创新生态协作平台正式面向全球发布。此举不仅将隆基绿能一以贯之、孜孜以求的科技创新带向新高度,同时也传递了隆基绿能作为全球龙头企业的责任与担当:全面开放生态、团结一切可以创新的力量,以持续的创新推动全行业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
再下一城
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突破31.8%
此次发布会上,隆基绿能又宣布了一项电池转换效率的创新成果。
近日,经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(FraunhoferISE)权威认证报告,隆基绿能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-钙钛矿叠层电池31.8%的转换效率,这也是目前基于商业化CZ硅片上叠加钙钛矿所获得的最高国际认证转换效率。
据悉,隆基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叠层电池研究的团队之一。面向量产化开发,隆基团队先后突破了绒面硅衬底钙钛矿薄膜晶体生长、高效体相钝化和光学管理等关键技术,实现了硅基叠层电池效率的快速提升。此前,团队研发的叠层电池国际权威认证效率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突破25.7%和29.55%,入选当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发布的《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表》,代表中国在该项电池技术领域的最高水平。特别是从去年12月31日认证29.55%到今年3月31日认证31.8%,在三个月内效率绝对值提升了2.25%。
隆基绿能创始人、总裁李振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和降低度电成本是光伏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。
在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方面,自2021年4月至今,隆基绿能先后14次刷新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,是目前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效率26.81%的缔造者。
2
更近一步
2681概念产品亮相
“不领先不扩产”,这是隆基基于稳健经营哲学而定下的铁律。言下之意就是,只有经过战略研判在2-3年内具备量产条件的技术路线,隆基才会大举布局。
作为此次创新发布的3大亮点之一,隆基于2022年11月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转换效率26.81%世界纪录概念产品2681,也在此次发布会上正式亮相。
这款命名为2681的概念产品,重量为31.8kg,产品尺寸为2278mm ×1134mm,其超高效率正是基于去年实现的26.81%晶硅电池效率先进技术,其超高性能则来自于高电池开压与对称电池结构,发电功率超600W。
据悉,从实验室数据到概念产品,隆基团队仅用了短短半年时间。而概念产品的落地,也意味着该产品距离量产更近了一步。
隆基的每一次技术突破,都不是基于实验室的数据进阶,而是以产业化为导向,将全球范围内的先进前沿技术快速导入量产,以此来推动全行业技术升级。
为此,隆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。自2012年上市至今,隆基累计研发投入195亿元,累计获得各类专利2132项。
3
共创共赢
隆基STAR创新生态协作平台正式发布
作为此次发布的重要内容之一,隆基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STAR创新生态协作平台。
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在发布会上表示,隆基希望通过搭建这一平台,打造全球零碳技术创新中心、构建全球协同创新生态圈,持续推动全球光伏科技水平的提升与行业高质量发展,助力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转型。
基于此初衷,隆基创新生态协作平台应运而生。未来,该平台将以开放共享、创新共赢为宗旨,以传递创新动态、征集全球创意、整合解决方案、对接优质资源、推动全球光伏行业技术创新为使命,构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生态圈。
为助力平台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,隆基初步搭建了“421”保障体系,即“四”套机制:创新规划体系、科技突破工程、仿真设计体系、创业孵化机制;“两”大协作平台: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与隆基学术圈;“一”套保障体系:创新基金、项目激励和专家体系等。
在学术圈构建方面,目前隆基已围绕光伏、氢能等绿色能源,联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、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及外部研发团队,形成了稳固的内外部协同创新研发体系,逐步展开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研发。
由隆基牵头的产业链协同创新则由来已久。此前,隆基曾多次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通过协同创新,成功孵化出多个引领行业的创新技术,其中包括与拉普拉斯在PERC电池技术量产以及下一代高效电池储备领域的突破、与帝尔激光携手将激光微刻蚀技术用于HPBC产业化、与深圳石金在石墨舟和热场保温产品方面的合作创新等,都为整个行业的降本增效乃至光伏度电成本的降低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预计未来隆基将发起全球技术挑战赛,旨在全球范围内发掘在前沿技术及相关领域的优秀创新人才,并完成平台的数字化搭建,致力于服务全球范围内绿色能源创新的资源对接与交互,为合作伙伴提供精准的技术服务,为新产业孵化和技术提升持续赋能。
文丨本报记者 姚金楠
End
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!
编辑 | 闫志强
Copyright @ 2015-2022 IT产业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4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